news
Zgzhonghao
行业新闻>>
新基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燃点”
发布日期:2021/01/22 作者:中皓股份 浏览:次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新基建”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有效投资与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高端人才培育及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用突出,将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而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则依靠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入,孵化出更多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为创新驱动孕育良好环境,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旧动能的弱化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依靠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等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旧”模式。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新基建”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使“新基建”成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新基建”致力于推进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制造业是创新最密集、专业壁垒最强的领域之一,但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新基建”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作用突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正在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行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新基建”补产业发展短板、促产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
三、带动有效投资与优化投资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短期内虽仍能起到一定扩大内需作用,但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作用已经有限,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债务和金融风险。而“新基建”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大产业,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并且对经济的结构优化效应和投资带动效应都是非常显著的。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下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面对疫情冲击,“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另外,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迫切需要增强在培育新动能方面的投资力度。应抓好“新基建”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对此领域投资,使其成为稳投资的主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带动有效投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
四、加快高端人才培育
“新基建”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由此会带动高端人才培育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未来,随着数字基建的发展,将孵化出很多新职业,如数据标识行业等。这些新职业所需要的程序员、工程师队伍将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结构,对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麒麟软件布局天津为例,麒麟软件在今年已启动千人招聘计划,在此基础上,计划在5年时间内打造一支规模逾万人的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精英团队,进而有望带动万亿产业规模,由此可以看出“新基建”在高端人才培育方面的强大实力。因此,亟需借助“新基建”对高端人才的培育力度,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五、创新社会治理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这充分表明了“新基建”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突出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城市管理能力,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能力薄弱。另一方面,“新基建”作用凸显。疫情防控期间,从政府决策部署,到企业复工、大中小学网课教育、社会运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在社会治理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中可以看出,提升我国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包括医疗卫生、公共防疫、应急管理能力在内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刚需。但从实际来看,我国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社会精准治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借助“新基建”重大机遇,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一场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影响整个社会。智慧城市、新零售、新金融、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未来教育,产业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为各个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提供支持,具有巨大的经济拉动效应。
面对未来,中皓股份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新基建全程投资运营服务商,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