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要补链、强链,积极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基建
2021-08-11新京报次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产业迅速跃升,从引进2G到现在5G也就是20多年,就已经从跟跑、并跑到了领跑。”8月6日,2021贝壳财经夏季线上峰会“数字经济:通往未来之路”进入第二天。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一个新的重要指标,是要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到到2025年的10%,这个核心产业、先导产业指的就是数字产业化。
李毅中指出,外部势力对我国的封锁、断供、打压不是短时的,这恐怕是长远的问题,我们要做好防范、填补和替代,稳住产业链。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要补链、强链,积极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基建。新基建有通用性,但更有行业性,既有公益性,更有商业性。因此,新基建必须延伸落实到行业和企业,行业和企业应该是新基建的投资主体。数字科技赋能不存在赋方和被赋方,不存在主宾关系,而是要跨界融合,促进企业自我变革,赋能是企业的自我变革。
外部打压恐怕是长远问题,要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李毅中在演讲中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列举了包括AI、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等重大项目。“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注意,‘产学研’后面加了‘用’,要充分发挥我们市场潜能巨大、产业链完整的产业优势。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很好,但是我们的产业优势,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完整这个优势发挥得不够。”李毅中表示,应该鼓励优先使用国产设备、材料和芯片,只有在适应中才能试错、改进、提高。“科研开发目的在于用,只有用才能进入市场,不能停留在发奖、评职称上。”
李毅中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数字化在服务消费领域率先取得巨大成功,比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金融、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公共安全、线上办公、智慧交通等等,这些都是数字化首先带来的服务,在消费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还要有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应该是首要任务,这次郑州水灾更暴露了这个问题。老百姓没有安全感,那这个智慧城市就是空的。”李毅中表示。
此外,数字化在工业制造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李毅中表示,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内部物联网和数字系统,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比如关键工具的数控化率最新数据已经达到了52.4%,研发设计数字化工具普及率73.5%。企业外网与社会相联,初步实现了数字化众包众创,大数据市场分析、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运营、服务化延伸。
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以被“卡脖子”的芯片领域为例,李毅中表示,我国芯片设计具有较强的能力,但设计工具EDA软件被国外垄断。封测我们具有先进水平,但是制造环节还相当薄弱,高端芯片几乎全部委托别人给我们代工。“这些差距,折射出背后什么问题呢?一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二是投入不足,尽管花了几千亿,投入还显不足;三是产业结构存在缺陷,尤其芯片制造环节太薄弱。”李毅中坦承。
李毅中指出,疫后全球经济大变局,在这个形势下,国际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外部势力对我国的封锁、断供、打压不是短时的,这恐怕是长远的问题,我们要做好防范、填补和替代,稳住产业链。”李毅中表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所以还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实现多边、双边合作共赢。
新基建必须延伸落实到行业和企业,企业数字化要分层次、分步进行
“新基建有通用性,但更有行业性,既有公益性,更有商业性。因此,新基建必须延伸落实到行业和企业,行业和企业应该是新基建的投资主体。”李毅中指出,要加大投资,合理布局,加强集成电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们的薄弱环节,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提升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制造能力,改变集成电路产业链。要加强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大脑和城市网络神经,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要用好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我们政府有发展基金3000多亿元,但还不够,要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李毅中表示,工业互联网也是新基建的重点。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采用了多种信息工具,为数字技术与工业制造业融合交汇,创新各行业的应用场景,构筑了一个通道和平台,它分布在企业、行业、区域不同层面,合成一体化的全国工业互联网。
李毅中表示,工业数字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阻力,不少工业企业对信息技术了解不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很困难,它们没有力量去搞数字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企业对工业了解不深,关注不够,因此,跨界融合广度和深度欠缺,应用场景不多。我国工业互联网还处在初始阶段,各类服务平台水平重复,软硬件命门还掌握在别人手里。企业内网应用水平还不高,不少企业对信息安全和机器换人有忧虑,担心大量工人下岗失业,这些都影响了它们对数字化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李毅中提出,企业的数字化要分层次、分步进行,生产线、车间、工厂到机房、园区,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要根据企业不同状况,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步实现。
“这不能太着急,所谓跨越式发展也不能脱离现实,还没有自动化就要智能化,这是不现实的。”李毅中强调,智能化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能力上,要防止急于求成。“我们国家工业参差不齐,差异太大。我们有工业4.0,也还有工业1.0,甚至还有手工劳动,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如果基础能力建设不抓紧,就急于搞智能化,这是基础不牢。”
李毅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业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数字化要分行业从企业抓起,行业要因业施策。
赋能不存在主宾关系,而是要跨界融合、自我变革
“所谓‘赋能’,我理解是指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深度融合,迸发释放出巨大能量。”李毅中表示,赋能不存在赋方和被赋方,不存在主宾关系,而是要跨界融合,促进企业自我变革,赋能是企业的自我变革。
李毅中指出,多年来,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我们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特别是巩固和发展我们在防控疫情中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中的有效做法,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
李毅中表示,科技部2017年公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AI开放创新服务平台,分别是百度的自动驾驶、阿里的城市大脑、腾讯的医疗影像、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通过这些平台引导互联网大企业从主要为服务业消费领域服务,转到工业制造业上,现在看来是成功的。”李毅中指出,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服务消费领域取得了成功,它们集聚了人才,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术,它们自己提出要进入互联网下半场,要加快转到工业和制造业上,发挥它们的先进优势,通过这些创新平台来促进业务转移。
而在专业化的数字化服务商方面,李毅中表示,它们与行业结合更加紧密,平台服务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云平台,有一类是提供基础设施服务(IaaS),用户可以租用基础设施。另一类是可以平台技术服务(PaaS),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更适合小微企业上云。
此外,行业专业联盟实体可以更好地发现行业生产中存在共性难点、痛点,迫切要求解决。在总结经验以后,走出新路。骨干企业也可以将自身数字化成熟经验总结提升为平台,比如航天科技的航天云网、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海尔的COSMO plat等等。
李毅中强调,要加快和优化5G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精准、极致、柔性,只有5G的特性才能满足5G+IPV6(互联网第二代协议),才能实现设备、零部件应联尽联、数据的应采尽采。